-
我校培育的“内大2号无芒雀麦”乡土草新品种通过国家草品种审定 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是禾本科(Gramineae)雀麦属(Bromus L.)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具有生态适应性强、草产量高、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等优点,是我国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放牧草原改良、优质高产人工草地理想草种之一。然而,无芒雀麦育成品种少、种子供给能力差是当前制约无芒雀麦生产应用的关键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我校任卫波教授团队联合内蒙古草业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种苗总站等相关单...
04 2024-11
-
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利用人工智能识别潜在RNA病毒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 使用人工智能对全球病毒圈的深度挖掘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2341118、32270160)等资助下,中山大学医学院施莽教授团队、阿里云李兆融团队,联合悉尼大学Edward Holmes教授团队,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算法识别潜在的RNA病毒种(species)及RNA病毒超群(supergroups)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利用人工智能揭示隐藏的RNA病毒圈(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 Document the H...
29 2024-10
-
我校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科技成果荣获2024年度“CCF科技成果奖” 10月25日,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科技成果奖颁奖典礼在浙江省东阳市横店举行。由我校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飞龙教授团队联合国防科技大学,与麒麟软件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面向国产操作系统的蒙古文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荣获2024年度“CCF科技成果奖”科技进步二等奖。此次获奖,标志着我校飞龙教授研究团队在蒙古文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方面取得了新的重大突破。这也是飞龙教授团队继20...
28 2024-10
-
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人机协同管理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图 两阶段人机协同实验设计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72272003)等资助下,北京大学张颖婕副教授与海外合作者在人机协同管理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1+1>2?信息、人类与机器(1+1>2? Information, Humans, and Machines)”为题,于2024年5月在《信息系统研究》(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在线发表。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287/isre.2023.0305。 随着数据的爆炸式增长以及人工智能和自动...
23 2024-10
-
我国学者在基于AI识别肿瘤新抗原方面取得进展 图 PISTE用于TCR-抗原- HLA结合预测和个性化新抗原筛选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2425104、81825020)等资助下,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李洪林教授团队与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张凯教授团队、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张捷研究员团队、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胡晓勇主任医师团队等多个团队合作,在基于人工智能(AI)识别肿瘤新抗原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一种用于预测TCR-抗原-HLA结合的Sliding-Trans...
21 2024-10
-
种业“芯片” 谋新求变——我校副校长刘永斌做客央视财经频道 10月3日,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我校副校长刘永斌研究员受邀参加央视财经频道采访节目,深入解读了当前我国种业发展及肉牛肉羊产业的现状与未来趋势。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等七部门印发《关于促进肉牛奶牛生产稳定发展的通知》,对稳定肉牛奶牛生产作出全面部署。牛、羊肉作为民众餐桌上的常见食材,其生产与农民利益和产业竞争力息息相关。其中,肉牛、肉羊养殖,良种是提升养殖竞争力的“芯片”,是...
15 2024-10
-
来波“回忆杀”!小人书中的内蒙古科技往事你经历过吗?(2017年—2024年) (注:图片部分由AI辅助生成,文字摘自《内蒙古自治区志·科学技术志》
14 2024-10
-
我国学者在放射性药物领域取得进展 图 靶向共价放射性药物工作原理及其优势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2225603)等资助下,北京大学、昌平实验室刘志博团队基于现代共价药物分子工程发展了一类新型药物形式,即靶向共价放射性药物(Covalent Targeted Radioligand, CTR),突破了传统放射性药物“快清除”与“长滞留”不可兼得的难题。最新研究成果以“共价靶向放射配体增强放射性核素治疗(Covalent Targeted Radioligands Potentiate Radionuclide T...
14 2024-10
-
我校获批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内蒙古研究院咨询研究重大项目 近日,由我校牵头申报的“内蒙古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战略研究”项目获得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内蒙古研究院批准立项。项目负责人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尼玛扎西教授。项目由内蒙古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西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共同实施,执行期为1年(2024年9月-2025年9月)。我校共承担两个课题,计算机学院高光来教授为课题“内蒙古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路径的对策建议”负责人,飞龙教授为课题“内蒙古人工智能技术应....
11 2024-10
-
我国学者在开放大气双光梳精密光谱测量领域取得进展 图 百公里开放大气双光梳光谱测量示意图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125402、42188101、T2125010和61825505)等资助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薛向辉教授、张强教授、潘建伟院士等科研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百公里级的开放大气双光梳光谱测量。相关结果以“100公里开放大气的双梳光谱技术(Dual-comb spectroscopy over a 100 km open-air path)”为题,于2024年9月12日在线发表在《自然•光子学》(Nature Photonics...
09 20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