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聚焦 | 内蒙古大学研发出特殊多功能材料 《光明日报》内蒙古大学科研团队日前在新型功能材料研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合成出具有特殊垂直磁结构的“杂化非本征铁电多铁材料”。这一成果为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学界的铁磁与铁电难以共存问题提供了全新方案,有望推动下一代高速、低功耗信息存储技术的发展。多铁性材料是一种同时具备两种或以上特殊性能(如类似磁铁的磁性、类似铁电陶瓷的电性)的先进材料,是研制未来高性能信息存储器和传感器的核心。然而,材料中的磁....
20 2025-10
-
学科平台+1!“蒙古高原生态与可持续科学研究中心”成立! 会议现场10月13日上午,我校在玉泉校区生态与环境学院会议室举行“蒙古高原生态与可持续科学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学术研讨会。中国科学院院士、植被结构功能与建造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方精云教授,美国科学促进会和生态学会会士、Landscape Ecology期刊主编、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邬建国教授,我校党委书记成涛出席仪式。仪式由学术副校长胡薇主持。【揭牌仪式】校党委书记成涛、中国科学院院士方精云共...
17 2025-10
-

我校召开2026年度自治区科技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动员会 10月11日下午,我校在赛罕校区学术会议中心1号会议室召开2026年度自治区科技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动员会。会议由科学技术处副处长董阿力德尔图主持。我校相关理工学院负责人及科研人员参加会议。 会议现场会议传达了2026年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科技创新重大示范专项、重点研发与成果转化计划、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申报文件精神,深入解读申报指南内容与改革举措,明确目标与要求,对各学院下一步组....
16 2025-10
-
全区“加强科研作风学风建设,系好学术生涯‘第一粒扣子’”主题宣讲活动在内蒙古大学举行 宣讲现场 近日,由科技部十司指导,自治区科技厅、教育厅、卫健委、科协等自治区科研诚信建设和科技伦理治理协同工作机制成员单位联合主办,内蒙古大学、自治区科技战略研究中心承办的“加强科研作风学风建设,系好学术生涯‘第一粒扣子︐”主题宣讲活动在内蒙古大学举办。宣讲活动聚焦科研作风学风建设,旨在提升内蒙古自治区科研人员尤其是新入职(学)青年科研人员的科研诚信意识,激励青年科研人员传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
15 2025-10
-
祝贺!我校“英才计划”学员荣获第3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最高奖 近日,第3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名单揭晓,我校计算机学科“英才计划”学员陈熙泽同学凭借“英才课堂笔记生成系统”项目,荣获第3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最高奖——“中国科协主席奖”。 本届大赛由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及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勇担时代使命,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共吸引来自全国35个少年组代表队、22个青年组代表队和18个国际代...
15 2025-10
-

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我校召开202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动员培训会 会议现场10月10日,我校在赛罕校区学术会议中心8号会议室召开202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动员培训会。校党委书记成涛作工作部署,校长武利民作动员讲话。会议分动员和培训两个环节,副校长达胡白乙拉、周建涛分别主持会议。校党委书记成涛作工作部署 成涛对2025年学校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并对2026年国家基金项目申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他说,一要提升思想认识,深刻领会有组织科研是实现新时代高....
13 2025-10
-
再登Nature大子刊!内蒙古大学科研取得重大突破! 10月7日,内蒙古大学杨磊教授、李光鹏教授领衔,联合同济大学高绍荣院士团队,在大动物生物育种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性突破,其研究成果在Nature大子刊Nature Biotechnology(IF=41.7,IF5=59.5)上发表。此项成果不仅进一步巩固了我校在牛、羊育种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更是学校长期坚持学科内涵建设、服务国家与区域发展战略的生动体现。反刍动物(牛、羊等)育种技术是保障全球肉奶供给、提升畜牧业经济价值的核心领域。但牛、...
10 2025-10
-
我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曹雪妍研究员团队在通信顶刊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发表重要成果 近日,我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内蒙古自治区智慧通信感知与信号处理重点实验室的曹雪妍研究员团队在通信顶刊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影响因子9.2,中科院一区Top,CCF-A)发表题为“Self-Sustainable Multi-Functional RIS-Enabled 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的论文。频谱资源短缺已成为通信与雷达系统领域日趋严峻的挑战,集成感知与通信的通感一体化技术正逐步成为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6G....
30 2025-09
-
我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刘增研究员、张嘉汉研究员团队在光学顶刊Laser & Photonics Reviews发表重要成果 近日,我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内蒙古自治区智慧通信感知与信号处理重点实验室刘增研究员、张嘉汉研究员团队在光学顶刊Laser & Photonics Reviews(影响因子10.0,中科院光学一区Top)发表题为“Artificial Interfacial Quasi-Electric Field: A Pathway to Promote Ga2O3 Photodetectors”的论文。日盲深紫外光电探测器在包括环境检测与保密通讯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新一代(第四代)超宽禁带半导体Ga2O3因其4.9 eV的禁带...
30 2025-09
-
我校人工智能学院魏宏喜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会议ICDAR 2025上发表的2篇论文获奖 ICDAR(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ocument Analysis and Recognition,简称ICDAR)是国际模式识别学会在文档分析与识别领域的旗舰会议。ICDAR 2025于9月16日-21日在武汉召开,本次会议共收到有效投稿论文314篇,最终40篇论文被录用为口头汇报(录用率12.7%),102篇论文被录用为海报展示(录用率32.5%)。人工智能学院2023级博士生王一明与其导师魏宏喜教授合作的2篇论文“DCC:Plug-and-Play Dynamic Category Compression ...
29 2025-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