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上午,我校在玉泉校区生态与环境学院会议室举行“蒙古高原生态与可持续科学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学术研讨会。中国科学院院士、植被结构功能与建造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方精云教授,美国科学促进会和生态学会会士、Landscape Ecology期刊主编、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邬建国教授,我校党委书记成涛出席仪式。仪式由学术副校长胡薇主持。
校党委书记成涛、中国科学院院士方精云共同
为“蒙古高原生态与可持续科学研究中心”揭牌
校党委书记成涛为“蒙古高原生态与
可持续科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
校党委书记成涛致辞
成涛向方精云院士、邬建国教授及各位专家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大家长期以来对内蒙古大学的支持致以衷心感谢。他说,从历史维度来看,内蒙古大学生态学科拥有深厚的传承与底蕴,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建校先贤和北京大学的倾力相助;从现实行动来看,生态学要在“双一流”建设中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为此,学校全力支持生态学及生态环境学科群的建设发展。“蒙古高原生态与可持续科学研究中心”要找准定位、发挥特色,学院上下要协同发力、务实推进,力争在下一轮“双一流”评估中凸显学科优势、实现重点突破,共同打造独具特色的学科高地。
美国科学促进会和生态学会会士、
Landscape Ecology期刊主编、美国亚利桑那
州立大学邬建国教授致辞
邬建国向学校的鼎力支持,方精云院士多年来的学术引领,以及各位学术委员的倾力相助表示衷心感谢。他说,此次回归母校,从内蒙古大学深切感受到了“蒙古马精神”和实干担当的作风,从各方汇聚的力量中看到了内大生态学科振兴的希望。“蒙古高原生态与可持续科学研究中心”将凝聚校内外智慧,把握历史机遇,共同推动内蒙古大学生态学科重铸辉煌、重返中国生态学发展前列。
学术副校长胡薇宣读《成立蒙古高原生态与
可持续科学研究中心》文件并主持成立仪式
中国科学院院士、植被结构功能与建造全国重点
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方精云教授作报告
仪式结束后,方精云院士以“新时期我国的生态学科建设”为题,从“生态学的学科内涵及学科地位”“新时期生态学科的特点”“生态学科主干方向划分”等方面作了报告。他说,生态学群体要研究生态学领域中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为世界和中国生态学科的发展作出贡献,要积极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事业之中,为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保护贡献知识和智慧。生态学课程设置要充分均衡理论课、实验课,实习课、技能课等教学内容,使生态学专业的学生能成为有真才实学、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生态学教育要共享师资、基地平台、区位等资源,加强野外实习教学,把野外实习作为生态学教育的重要核心内容。
13日下午,“蒙古高原生态与可持续科学研究中心”发展方向和战略规划圆桌讨论在生态与环境学院302会议室举行。与会人员围绕中心的发展方向、项目培育、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引进等关键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13日下午,兰州大学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贺金生教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白永飞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东北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锁成研究员,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彭建教授,中国生态学学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周伟奇研究员分别以“放牧草地生产力的形成机制”“蒙古高原草原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从站点到区域的整合研究”“中蒙共建蒙古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与绿色发展模式”“生态安全格局:近今进展与关键议题”“城市景观格局演变的生态环境效应与规划启示”为题作了主旨报告。内蒙古大学李永宏教授、张庆教授分别汇报了蒙古高原草原生态研究的进展情况,介绍了内蒙古大学生态学科的基本情况。
兰州大学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全国重点
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贺金生教授作报告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系统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
白永飞研究员作报告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东北亚可持续
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锁成研究员作报告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彭建教授作报告

中国生态学学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
研究中心周伟奇研究员作报告
内蒙古大学李永宏教授汇报蒙古高原
草原生态研究进展情况
内蒙古大学张庆教授介绍内蒙古大学
生态学科基本情况
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师生代表参加相关活动。